伤寒论条辨浅释86——少阴篇,条辨332-339
为防止失联,请关注备用公众号:
三三二、少阴病,四逆,其人或咳,或悸,或小便不利,或腹中痛,或泄利下重者,四逆散主之。
四逆散是大柴胡的变方,治疗的症状不属于少阴证。少阴证是里寒很重形成的四肢厥逆,发炎的症状比较少。四逆散在临床上看到的是胆结石的情况,胆结石的病人也有手脚冰冷的症状。四逆散在使用的过程用散剂的效果更好,四味药等量捣成粉,用米汤送服。治疗胆结石的时候,可以在四逆散中加入滑石、五倍子、海金沙。四逆散需要饭后服用,临床中胆结石的患者会有胆囊炎的症状,这时候可以使用黄芩来治疗炎症。
胆结石的主要临床表现:
1,在阳陵泉穴下一寸的胆结石穴有明显的压痛点。
2,胆结石发作疼痛的时候,疼痛会向发散到后,从胆的地方痛到肩膀上去。
3,腹诊的时候,胆经的日月穴会有明显的压痛点。
4,胆结石和胆囊炎患者平时都会有口苦的症状。
四逆散方
甘草炙 枳实破,水渍,炙干 柴胡 芍药
右四味,各十分,捣筛,白饮合服方寸匕,日三服。咳者,加五味子、干姜各五分,并主下利。悸者,加桂枝五分。小便不利者,加茯苓五分。腹中痛者,加附子一枚,炮令拆。泄利下重者,先以水五升,煮薤白三升,去滓,以散三方寸匕纳汤方,煮取一升半,分温再服。
三三三、少阴病,下利六七日,小便不利,咳而呕,渴,心烦不得眠者,猪苓汤主之。
“少阴病,下利六七日,小便不利,咳而呕,渴,心烦不得眠者”,小便不利表示水道不通,“渴”和“心烦不得眠”都是热证的表现,猪苓汤是治疗水和热并结的方剂。在太阳篇里面讲到病人上焦口渴烦躁、小便不利的症状用猪苓汤治疗,小便不利可能是膀胱炎或肾结石堵到形成的结果;少阴证也有猪苓汤证,二者的病因不同,少阴证的病因是虚热,太阳证的病因是移热,二者的症状相同,都是水热并结,所以同用猪苓汤治疗。
《伤寒论》利水的方剂有:
1,表热形成的小便不利、口渴的症状用五苓散治疗。
2,表寒束在皮肤表面,水不能变成汗液正常发散,用小青龙汤治疗。
3,里虚寒造成的小便不利用真武汤治疗。
4,水热并结形成的小便不利用猪苓汤治疗。
三三四、少阴病,得之二三日,口燥咽干者,急下之,宜大承气汤。
少阴病是体内阴寒很盛形成的四肢厥逆为主证的疾病,少阴证如果有口燥咽干的症状,表示病邪已经从少阴证转成阳明证,阴证转化为阳证是好的现象。病证从阴回到阳的时候,病人的元气还没有恢复,如果大便燥结在肠里面,需要立刻使用大承气汤把肠中的燥屎攻下来。无论是少阴证还是阳明证,只要有大承气汤证就可以使用大承气汤,如果病人没有口燥咽干,口中的津液很多,舌苔色白,大便不通,可以使用大黄附子细辛汤攻下。从阴证转成阳证的时候,理论上还可以治疗,如果进入阳明证的时候没有及时攻下,津液还再继续耗损,这样会更危险。
三三五、少阴病,自利清水,色纯青,心下必痛,口干燥者,急下之,宜大承气汤。
少阴证体内寒会让肠胃蠕动减慢,大便堵在大肠变成硬块,胆汁会一直流出来。胆汁是青色的,胆汁通所以会有“自利清水,色纯青”的症状。“心下必痛”,胃里面难过,胃痛,“口干燥者,急下之”,这些症状已经可以确定是肠中有燥屎,应该立刻使用大承气汤攻下。
三三六、少阴病,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,急下之,宜大承气汤。
少阴病,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,少阴证有六七天不大便的时候应立即使用承气汤攻下。在临床上还需辨别寒热,大承气汤和大黄附子细辛汤是表里药,热实便秘使用大承气汤,寒实便秘使用大黄附子细辛汤。
注:少阴证正常情况下看不到阳证,当能看到阳明证的时候,是疾病的转机,此时需要立刻攻下,這是伤寒论中“急下存阴”的观念,如果错过了时机,阴(津液)会更伤,病情会更加严重。
三三七、少阴病,脉沉者,急温之,宜四逆汤。
少阴病,脉沉的病人一定会有四肢厥逆的症状,应该及时用四逆汤治疗。
三三八、少阴病,饮食入口则吐,心中温温,欲吐复不能吐,始得之,手足寒,脉弦迟者,此胸中饮实,不可下也,当吐之;若膈上有寒、干呕者,不可吐之,急温之,宜四逆汤。
“饮食入口则吐,心中温温,欲吐复不能吐”这些症状表示有寒实堵到,寒代表不动,实代表有东西堵到。“始得之,手足寒,脉弦迟者”,刚开始得到的时候,手脚冰冷、弦脉表示有水证,脉迟表示寒证;“此胸中饮实,不可下也”,寒实隔在上焦不能攻下,应该使用吐法。“若膈上有寒、干呕者,不可吐之,急温之”,干呕是恶心但吐不出东西,表示胃中空虚没有食物,这时候不能用吐法,应该使用四逆汤来温中。
三三九、少阴病,下利,脉微濇,呕而汗出,必数更衣,反少者,当温其上,灸之。
“少阴病,下利,脉微濇,呕而汗出”,代表肠胃的阳虚掉;胃的津液一直在丧失,会一直下利;“数更衣”,就是不断地上厕所;“反少者”,津液丧失很多,胃肠中没有食物能够排出。“当温其上,灸之”,此时可以用隔盐灸的方式灸神阙,也可以同时灸足三里穴。